碳中性板块个股成为近期震荡行情中为数不多的热点话题之一,低估值的电力板块近期也一次次活跃起来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碳高峰和碳中和目标将做大做强电力产业,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,加快能源和电力供应结构向低碳转变,风电、太阳能将迎来黄金机遇,水电等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清洁能源也可能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,其低成本优势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。
在去年中央发布的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,明确提出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。该地区开发水电近6000万千瓦,每年可提供清洁、可再生、零碳发电近3000亿千瓦,相当于“再造三峡”。
水电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,技术成熟,供应稳定,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绿色动力。它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能源之一,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。水电平均碳排放量约为20gkWh,火电约为840gkWh;水电成本低于光伏和风电,气候影响相对较小。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,水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享有优先调度权。水电具有可储存性的特点,而电是一种即时消费品。它的生产、传输和使用在瞬间完成。目前,还没有大型的储能设备可以投入商业使用。相当规模的水电站可以利用适当的地理位置调整库容,优化不均匀自然来水的分配和调节,节水蓄能水电可以最大限度地分配和利用水电发电,而水电可以成为优质的电网电源之一。
从行业增长来看,水电增长相对较差,光伏和风电较为繁荣。但光伏和风电的估值较高,水电的性价比突出。由于基本面稳定向好,个股的分红和分红收益率具有比较优势,水电板块在近期的市场震荡中表现出较强的防御能力。虽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,但追求低估值的趋势十分明显。虽然目前意义不大,但现在正是时候。
三峡水利在这一领域值得关注。根据公司近日披露的年报,2020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52.56亿元,同比增长302%;实现净利润6.2亿元,同比增长223%;扣除净利润4.37亿元,同比增长443%。
作为电力改革的龙头,年业绩超预期的三峡水利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发展趋势和方向,美好前景值得期待。作为电网体制改革的效益目标,随着重大资产重组的完成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和各项措施的落实,三峡水利的业务平台将具有一定的稀缺性,其价值将得到重新评估。